“没错,就是我,我请我的宝贝青澜参加个节目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今年年底,我还要为她推出一部全新纪录片呢,家人们记得关注哦!”
看着她打出来的这些字,许青澜满眼诧异地看向她。
“纪录片,我怎么不知道?”
纪云烟拿出这一个多月用摄像机拍下来的影像资料,笑得灿烂无比。
“我早就准备好了,这四首歌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都被我记录了下来,等我回去就联系人剪辑一下,等你的新专辑一出来,我就发布出去,我倒要看看,到底还有谁质疑你的能力!”
看到最好的姐妹想的这么周到,许青澜鼻腔一酸,抬手抱住了她。
“烟烟,你怎么对我这么好啊。”
“谁让你是我的心头宝呢,我不宠着你,宠着谁?”
纪云烟抬手勾了勾她的鼻子,笑得眼睛弯弯的。
“小哭包,怎么这么容易哭啊?”
第二十四章
旅行结束后,许青澜又全身心投入了工作之中。
第三张专辑的制作,六七首电影电视剧主题曲的邀约,两部音综的录制……
大大小小的事情堆积在一起,她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每天都要加班。
可因为是自己热爱的事业,所以再苦再累,她也没有任何怨言,反倒觉得生活很充实。
初冬第一场雪落下时,许青澜的第三张专辑《心湖》完成了。
发售当天,主打曲《涟漪》就席卷全平台,引起了轰动。
而在第39届国音颁奖盛典上,这张专辑更是一举拿下了最佳曲目、最佳专辑、最佳创作人三个重要奖项。
颁奖结束后的采访上,有记者问了一个问题。
“许青澜小姐,您在出道的这一年里,先后推出了三张不同风格的专辑,请问您最满意的是哪一张呢?”
最满意的吗?
许青澜想了一会儿,拿起了话筒。
“其实对我而言,三张专辑都有着无与伦比的特殊含义。《星河漫游》是在我作为练习生期间,和团队一起打磨创作的一张cd,记录了我在封闭训练的三年里的所有收获和进步;《当时的月亮》是我在学生时代自己创作的作品合集,虽然和第一张专辑相比,它显得很青涩稚嫩,却代表着我的青春,和星火初燃的音乐梦想;《心湖》是我和好朋友在旅行期间创作的作品,它代表着我的现在,任凭惊涛骇浪,任凭暗潮迭起,一切风雨都将停止,只要还有音乐,那心湖就能安宁。”
“还有一个问题,网络上都在热议,说《当时的月亮》里,那首民谣《明月今夜至何乡》,是写给你的初恋的?请问是真的吗?”
这个问题一出来,躁动的现场都安静了下来。
面对身前无数闪光灯,许青澜微微一笑,诚实回答。
“是,这是我独立创作的第一首歌曲,是我送给我的初恋的,虽然感情已经走到了尾声,但我想那时候的心动和喜欢,不应该湮没在遗憾里,所以将它呈现给了所有听众,谢谢大家能读懂这首歌里宝贵的真心,也祝愿大家都能幸福,至于已经逝去的往昔,就让它定格在哪里吧。”
台下全程观礼的纪行樾听到她的回答后,愣在了原地,脑海闪过一段有些模糊的记忆。
六年前,他刚答应和许青澜在一起时,她每天都会给他发很长很长的语音。"
听到纪母的询问,姜知瑶还以为纪行樾在父母面前夸过自己,连忙认了下来。
“是我。”
听到这个回答,纪父沉下脸,毫不留情地下了逐客令。
“送客,以后,也不许她进门!”
得到了一家之主的命令,几个佣人再不敢懈怠,发了狠劲把人直接拖走了。
在一旁沉默许久的纪行樾看到这一幕,强撑着站了起来。
“知瑶她……”
啪的一声。
纪父狠狠甩了这个儿子一巴掌,语气里满是失望。
“昨天发生的事,我都听人说了,你为了一个女人,不拿自己的命当回事,纪行樾,你真是混账!你有没有想过,你昨天要是交代在了水下,你妹妹怎么办?你妈妈怎么办?纪家怎么办?”
“我告诉你,这个姜知瑶,我和你妈这辈子都不会同意她嫁进来!你要么滚出纪家,要么就跟她一刀两断!”
第十三章
虽然隔着一段距离,姜知瑶却清清楚楚听到了这番话。
她的脸一下就变得毫无血色。
她怎么也没想到,只是随口开的一句玩笑,会惹出这么大的争端,还闹到了纪父纪母面前。
如果真像他们说的那样,那她和纪行樾,这辈子不是都没可能了吗?
可许青澜都和他分手了,眼看着他们就能重归于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错?
被拖到门口丢下后,姜知瑶心有不甘。
她强行压住心里那些慌张,拿出手机给纪行樾连发了十几条消息想解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天都要黑了,可他一条也没有回复。
看着空白一片的聊天界面,姜知瑶越来越没底。
她连忙拦了辆车去找姐妹们商量对策,路上还联系了纪行樾的朋友,想打听情况。
很快,消息传达回来了,却不是她想听的那个。
“行樾一个下午都在联系人,打听许青澜分手后去了哪儿,我们只差把京北翻过来了,却没有任何和她有关的消息,他现在都要疯了!”
纪行樾,是因为许青澜才变成这副魂不守舍的样子的?
这个消息带给姜知瑶的冲击力,比纪父纪母的那几句话要强上几百倍。
她怎么也没想到,一个离开的替身而已,居然能让纪行樾抛下她不管?
一瞬间,她就由慌转怒,脸上一片阴翳。
而在气过头之后,涌现出来的情绪,更多是嗤讽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