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看书
他每天都会去她房间里转几下,状似无意地提起一些过去的事情,想引出话题好好聊聊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孟秋遥却不想聊这件事,她现在真的只把孟知浔当哥哥看待,所以总是巧妙地绕了过去。

病好之后,她更是把康复诊断书往客厅桌子上一放,就带着行阮直接飞回了凉山。

飞机落地,孟秋遥在机场门口被孟知浔堵了个正着。

她看着眼前情绪不太好的男人,说起话来还有些心虚。

“哥哥,你怎么来凉山了?”

孟知浔正在气头上,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控制好自己的语气。

“你大病初愈,为什么不跟家里人商量就一个人跑回这里?”

“反正病也好了,我在家里待不住,心里挂念着学校和孩子们,就想着先过来给他们送些过冬的衣服。”

家里待不住?为什么?

是不想看见自己吗?

孟知浔的心沉了一下,连声音里都带上了一丝失落。

“那也要先和我说一声。”

孟秋遥连忙点点头。

“好,我以后有事一定会先和哥哥说清楚的。”

哥哥两个字又扎进了孟知浔的心脏,他再也忍不住了,把憋在心里很久的问题问了出来。

“秋遥,为什么你回来之后一直都叫我哥哥?”

孟秋遥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很是诧异。

“你不是一直希望我叫你哥哥吗?”

孟知浔的心忍不住抽痛了一下。

“那我要是让你别叫哥哥,叫回我的名字呢?”

孟秋遥没有听懂这句话背后的内涵,她整理着身边的行阮,随口一答。

“我们是兄妹,我就应该叫你哥哥,不是吗?”

孟知浔哑口无言,不知道要用什么理由来反驳这句话。

他握紧的手又松开,一股难言的酸涩感涌上鼻腔。

“那你为什么以前怎么也不肯叫呢?”

孟秋遥笑得轻柔而释然。

“我那时候不懂事,给你添了很多麻烦,但现在我长大啦,不会再让你为难了。”

“哥哥,我要去追寻属于自己的人生了,再见。”

说完这句话,孟秋遥挥了挥手,带着行囊就朝前走了。

徒留孟知浔一个人落在原地。

那句梗塞在喉间的话最后落在了空气里。

“你的未来,能不能带上我一起?”

第二十章

孟秋遥回到了熟悉的操场上。

旧教室和宿舍全部被泥石流冲垮,好在新的都已经建成,校长带着孟秋遥去了新宿舍。

宽阔而干净的新宿舍再也不会因为漏雨变成泥地了,孟秋遥心中很是高兴。

放下东西后,她连忙带着课本赶到教室,一推开门,里面的场景却让她惊呆了。

二十几个家长牵着孩子的手站在座位旁,神情激动地看向她。

小山牵着妈妈的手走上前,给她带上了梅花做的花环。

山里人并不会说漂亮话,因此教室里只有雷动似的掌声。

但孟秋遥却感动得快要当场哭出来。

她抱了抱小山母亲,然后走上讲台拿起了粉笔开始板书。

十五双清澈的双眼一齐看向黑板。

一笔又一划,孟秋遥写得很认真,写完后,她对着讲台下面喊了一声上课。

所有人都向她深深鞠了一躬。

孟知浔并没有回去,他跟着来了凉山小学。

然后就在窗户外面看见了孟秋遥复工后的第一课。

在那句响彻云霄的“孟老师好!”出来后,他终于明白孟秋遥为什么那么执着于回到这个的地方。

过去的二十年里,孟秋遥慢慢长大,她的物质生活虽然得到了满足,但精神层面却比较空洞匮乏。

而在凉山这个贫瘠的山洼里,孟秋遥慢慢摆脱了“孟家养女”、“阮家遗孤”、“孟知浔的妹妹”

这些身份,所有人都只会叫她“孟老师”。

她名字前没有任何点缀,也不会再是别人的依附。

孟秋遥变回了自己,找回了自己的初心。

那颗为自己而活的初心。

透过玻璃窗,孟知浔看见讲台上的孟秋遥神情专注地讲解着课文,带领孩子们学习新知识。

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孟秋遥。

但只需要看上一眼,他就再也移不开眼。

孟知浔的心鼓鼓胀胀的,一些盛放不住的爱意似乎要满溢出来。

一堂课结束,家长们拎着一堆布口袋走上前,轮流和孟秋遥握手,然后非要把家里的一些山货递给她。

孟秋遥从没见过这种场面,心里有些慌张,她百般推辞,但家长们却把她围在中心,硬塞给她一袋又一袋。

送走最后一个家长,孟秋遥看着摆满讲台的东西,长叹了一口气。

她想了半天要怎么处理这些东西,最后决定把吃的都送到学校食堂去,用的交给后勤部,一些装饰用的小玩意倒是可以拿回宿舍里。

想法是很美好,但这些东西太过沉重,孟秋遥试着拖了一下,怎么也拖不动。

还是叫校长来帮忙吧。

孟秋遥正打算着,教室的门突然就被推开了。

孟知浔逆着光走进来,一把接过她手中的东西。

“我来吧,要送到哪儿去?”

孟秋遥看清楚人脸后一下就愣住了。

“哥哥,你怎么来这儿了?你不是应该会京北吗?”

孟知浔给了一个听起来很合理的理由。

“不来看看你住的吃的怎么样,我怎么回去和爸妈交差?”

第二十一章

孟知浔用这个理由成功忽悠孟秋遥给他找了一个住处。

他并不太适应这些的一切,但看着她乐在其中,他也能忍受下来这些艰苦的条件。

起初孟秋遥还很照顾他,但一个星期后她发现孟知浔并没有要走的迹象,就再也忍不住想撵人了。

“哥哥,公司的事情不忙吗?缺了你真行吗?”

“不太忙,有爸爸在,你不用担心。”

“哥哥,你在这都住了一个星期了还不走,我老觉得给校长添麻烦了,心里过意不去。”

“我看校长很开心我留在这里,他最近还打算让我代课呢。”

“哥哥,你养尊处优长大,这儿条件太差了,你要是呆不习惯就回去吧。”

“我很习惯。”

两个人交涉多个回合,但孟知浔总有借口。

孟秋遥没有办法,只能给家里打电话。

但不知道为什么,孟父孟母也很赞成他留在那边,美名其曰可以照顾她。

孟秋遥搞不清楚这一家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她只能去找孟知浔问个明白。

“哥哥,你为什么非要留在凉山?”

孟知浔正在清点寒假作业的数量,他转头看向一脸严肃的孟秋遥,知道这次不好糊弄了,于是找了一个新的理由。

“爸爸妈妈说你在凉山支教是做好事,他们也想出一份力,所以让我先过来考察一番,看看这边到底缺什么,到时候由公司出头成立一个基金会,帮助山区儿童解决各种生活、入学问题。”

孟秋遥有些阴郁的心情一扫而空。

她激动地快要跳起来了。

“真的吗?哥哥,你没骗我吗?”

孟知浔点点头。

他没有骗她。

但其实也骗了一点,这个想法是他最近构思的,还没有和家里人商量,但父母一向热心公益,应该能顺利通过。

在凉山的这段日子他感触颇多,确实想为这儿的孩子们改善一下生活学习条件。

更重要的是,他知道孟秋遥会因为这个基金会而很开心。

于他而言,这就够了。

孟秋遥知道这个消息后也不再撵人了,她甚至主动要求参与这一次基金会的援助活动,孟知浔答应了。

从那天起,除了备课,孟秋遥开始四处走访,实地探查学生家庭。

山路陡峭难行,孟知浔不放心她一个人来来回回,就陪着她翻山越岭。

第二十二章

虽然他们在去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心里预估,但实际看到、听到的一切还是让两个人心头都沉甸甸的。

孟秋遥年纪小一些,没见过这些人间疾苦,回来的路上就忍不住哭出了声。

孟知浔心里也不太好受,但他还是想办法安慰孟秋遥。

“别哭了秋遥,我们回去想想办法,孩子们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

孟秋遥擦干眼泪,对着他努力绽放出一个笑容。

“我知道你一定会想办法的,你是天底下最好的哥哥。”

这句话却让孟知浔的心一下就黯淡了下来。

他看着孟秋遥脸上那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再也抑制不住心中涌动的情绪。

“秋遥,我能不能不做你哥哥?”

孟秋遥没想到会从孟知浔嘴里听到这句话,她手上的动作一下就僵住了。

“为什么呢?你不是一直希望我叫你哥哥吗?”

孟知浔上前一步,想牵住她的手。

“我错了,我以前都错了,我不该逼着你叫我哥哥,你从来就没有把我当哥哥对待过,是不是?”

这一次,孟秋遥终于听懂了他话里的意思。

换做从前的她听到这些话一定会非常开心,但现在的她心中却很平静。

她挣脱了那只伸过来的手,往后退了两步拉开距离。

“你觉得你从前错了,我觉得我从前错了,那究竟谁对谁错呢?”

“虽然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和我说起这些,但我觉得过去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追究对错了,我们就以兄妹的身份过好以后的生活可以吗?哥哥。”

孟知浔的的心仿佛在被钝刀子凌迟着一般,剧烈的痛感从心口处蔓延开来,让他差点无法呼吸。

“不,秋遥,我们不是兄妹,也没有血缘关系。”

孟知浔艰难地吐出这几句话。

孟秋遥垂下了眼眸。

“哥哥,你说的都是事实,但在外人眼里我就是你妹妹,无论有没有血缘关系,这也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呢?秋遥,你以前从来不会说这些话的。”

孟秋遥已经很久没看见过这么惊慌失措的孟知浔了。

第二十三章

她抬起头,看向这个和自己一起长大的人。觉得他和从前一样,又觉得他有哪儿变了。

或许变的不是他,而是自己吧。

孟秋遥想。

“你以前也不会说这些话的,哥哥。”

“是你一而再再而三告诉我,我们只能是兄妹,你还逼着我在爸妈坟前发誓,这些我都还记得,你忘了吗?”

“我如你所愿叫你哥哥,你为什么又变了心意,不让我叫了呢?”

孟知浔已经快要崩溃了。

那些他从前说给孟秋遥想让她死心的话,终于在这一日呼啸而来落在他身上,成了让他锥心刺骨的利刃。

他的声音已经有些喑哑了。

“秋遥,再给我一次机会好不好?”

“我喜欢你。”

孟秋遥没有回答。

她的眼睛里涌过一些极其复杂的情绪。

过往的一幕幕又在她眼前闪现出来。

18岁时,她带着少女情怀写下了告白的书信,被孟知浔当场撕碎。

19岁时,她坐了很久的飞机赶到洛杉矶给孟知浔庆生,却连他的面都没见到就被强制送回了国。

20岁时,她喝醉了酒鼓起勇气打电话给孟知浔说出真心话,他却就此住在公司,连她的生日宴都不再出席。

21岁时,她在梦里说了胡话被叔叔阿姨听见,被孟知浔送出了孟家。

从前那样坚决抗拒她的喜欢的孟知浔,如今居然会当着她的面说喜欢她吗?

孟秋遥只觉得这一切都像梦一样。

不是像梦一样不真实,而是像梦一样不值得铭记。

她已不是梦中人了。

所以她最后只说了一句话。

“天要黑了,回去吧,哥哥。”

自那以后,孟秋遥便常常避着孟知浔。

可凉山小学太小,她无论躲到哪儿都会被他找到。

孟知浔什么也不说,总是沉默地跟在她身后。

临近春节,凉山小学也放了寒假。

孟知浔买了两张回家的机票,递了一张给孟秋遥,她什么也没说就接了过去。

两个人坐了同一班飞机回到了京北的家里。

孟父孟母早已准备好了一大桌吃食,给两个人接风洗尘。

但他们俩一进门那股子奇妙的氛围就让二老感知到了。

趁着孟秋遥上楼放行阮,二老拉住了孟知浔盘问。

“你和秋遥说清楚了吗?她怎么说?”

第二十四章

提到这件事,孟知浔的脸色就不太好,他犹豫了一会儿才开口。

“我说了,但秋遥没有想清楚,可能还需要考虑一段时间吧。”

孟父孟母都是过来人,一看见儿子的脸色就大概猜到了结果,齐声叹了一口气。

“知浔,要是秋遥不乐意。你也要放宽心不要逼着她,能做兄妹已经是天大的缘分了,感情这种事情强求不来的。”

孟母的宽慰之言,孟知浔一点也没有听进去。

他已经错过了无数次机会,所以这一次绝对不会放手的。

到了饭点,眼见餐桌上气氛不太融洽,孟知浔主动提起了援助凉山的基金会这件事。

这个话题一抛出来,孟秋遥肉眼可见地兴奋了起来,连忙绘声绘色地向两位老人描述她的看法。

孟知浔适时给予补充说明。

两个人尴尬了大半个月的气氛在这场联合会议主持中终于破了冰。

孟父孟母自然是举双手赞成这个项目。

孟秋遥听见两位话事人拍板了,激动到无以复加。

她站起来,执意要替凉山的孩子们道谢。

两位老人自然是很给面子的一饮而尽。

孟秋遥又端起酒杯向孟知浔敬了一杯。

她看过来的眼里亮晶晶的,连语气的尾音里都带着雀跃。

“希望我们的基金会项目合作顺利!”

过完节后,孟知浔回到了公司上班,孟秋遥也回到了学校。

他每周都会去学校一趟看看孟秋遥。

孟秋遥忙着赶论文,并不是每次都能赴约。

就算见面了,她也总是会站得隔两步,乖巧而礼貌地叫着哥哥。

每到此时,孟知浔火热的心就会像被浇了一盆凉水一样,冷掉半截。

他只能拿出基金会的项目来拉近两个人的距离。

这一招倒是每次都能见效,只要说起远在深山的孩子们,孟秋遥就不会再刻意同他保持距离,而是开心的凑上来和他聊起来。

唯有在这种时刻,孟知浔会感觉到曾经的孟秋遥回来了。

四月份,基金会的援助计划初步成型。

孟知浔带着最新的方案又飞过去找孟秋遥。

电话联系不上,他就在宿舍楼下等人,却意外从孟秋遥室友的嘴里得知了她打算报名西部支教计划的消息。

查询到这个计划的详细内容后,孟知浔的心又乱了。

第二十五章

孟秋遥一旦报名成功,就要去西部支援五年。

以她的心性估计五年结束之后还会常驻在那边,或许之后连京北都不会回来。

这样的结果孟知浔完全可以预料到。

但他接受不了。

不是接受不了孟秋遥不回来,而是接受不了她抛下他去西部不回来。

孟父年纪大了,他很快就要继承孟氏集团,以后会越来越忙,没有时间和精力频繁赶往西部。

孟秋遥要是决意扎根西部,那他要怎么才能挽回两个人的感情呢?

孟知浔决定找孟秋遥好好聊聊。

他知道打感情牌没用,所以一上来就直接开门见山。

“秋遥,你打算报名西部计划是吗?”

孟秋遥没有否认,她确实在准备材料。

她也知道孟知浔今天是来劝她的,所以也没有遮掩。

“是,哥哥,你是想劝我不要去吗?”

得到了确认的消息,孟知浔的心还是沉了一下。

但他在来之前已经想好了对策,所以情绪也没有太大的波动。

“秋遥,你想去西部支教,是因为你在凉山见到了很多可怜的孩子,所以你想去帮助更多人是吗?”

看着孟秋遥点了头,孟知浔更有了把握。

“可能你觉得我今天来是想阻止你去西部,其实你猜得也没错,这确实也是我的最终目的,但我希望你能听一听我给出的理由再做决定。”

孟秋遥也很好奇他能说出什么理由来说服自己。

“你的同学们会报名西部计划,应该也和你一样是想去帮助更多人,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所以哪怕知道前路艰险也依然无所畏惧,你也是一样,对不对?”

“但你和你的同学并不一样,他们的家境相对普通,所以只能燃烧自己去照亮那些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可是你背靠孟家,能为孩子们做的事情要多得多得多。”

“秋遥,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作为孟家人,你如果在后方组织各类慈善基金会援助,会比你亲临现场教书育人能发挥出更大的功效?你的同学们也会因为你的帮助而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避开很多痛苦和麻烦,让纯粹的爱心不必再掺杂着血与泪。”

“你马上就要毕业了,我不知道你对未来是怎样规划的,但我今天是带着基金会的初步方案来的,只要你愿意就能随时加入这个团队,能切身实地地为孩子们做更多的事,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我觉得在这个团队里,你所发挥出来的光能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

第二十六章

孟知浔这段话说完,孟秋遥沉默了很久。

她承认,她被这番话打动了。

如果她上交了材料,那她的身份就是一个普通的支教老师,或许能帮助一小部分学生走出大山,但她的力量毕竟是微乎其微的。

可是如果她加入孟氏集团的基金会团队,不仅能做更多事,还能帮助到更多人。

如果要做那一盏照亮暗室的光,何必拘泥于三尺讲台之上呢?

孟秋遥放弃了申请西部计划,答应了孟知浔的提议。

虽然他有9成的把握,但直到看见她点头答应,孟知浔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但孟秋遥接下来问的一句话却让他的心又乱了一下。

“哥哥,你今天找我说这一番话,是出于公理,还是出于私心。”

孟知浔看着她脸上认真的神情,心中摇摆不定。

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坦诚相待。

“百分之七十的私心,百分之三十的公理。”

“秋遥,我不想骗你。”

孟秋遥已经很久没有听见孟知浔用这么平易近人的声音和自己说过话了。

在车祸发生以后,他一向都以哥哥的身份自居,说话做事都带上了一种为兄为长的威严气息。

孟秋遥很不喜欢这种感觉。

她很怀恋十二年前那个会牵着她的手带着她逃学去春游的孟知浔,她喜欢的也一直是那个鲜活真诚的孟知浔,而不是戴着哥哥皮套狐假虎威的孟知浔。

她很开心能和幼年的孟知浔再见面。

所以这一次,她没有叫他哥哥,也没有怪他的那点私心。

“阮秋遥谢谢你的私心,孟知浔。”

乍然听到“阮秋遥”这三个字,孟知浔还有些不习惯。

他突然想起另一件事,好像很适合现在顺水推舟提出来。

“秋遥,这次的基金会我和爸妈打算用孟阮两家联合命名,你觉得怎么样?”

孟秋遥没有想到他们会想到这一层面,所以她思考了很久。

她的父母去世之后,所有家产都被亲戚瓜分殆尽了,这些年她寄养在孟家,阮家人从没有过问过,只当她也死在了那场车祸里。

虽然她也很想在基金会的名字里加上阮家,但阮家并没有出钱出力,她心里始终过意不去。

所以孟秋遥最后还是拒绝了。

但孟知浔并没有放弃。

第二十七章

“爸妈也知道你不会答应,所以才让我来和你说。我和他们一直惦记着当年阮伯伯的救命之恩。但斯人已逝,我们生者能做的也不多,这次基金会是一项公益慈善活动,我们想加上阮家的名义也是想让阮阿姨和阮伯伯哪怕在你我百年之后也能一直被人铭记着。”

孟秋遥没有理由再拒绝,孟知浔趁热打铁。

“只是阮伯伯阮阿姨已经逝世多年,阮家其他人又实在很让人不齿,如果项目最后立项,可能会需要一个阮家人出席活动,秋遥,这个人只能是你了。”

“但你现在改姓孟,不适合代表阮家出席。我和爸妈的想法是反正你也成年了,不如解除养子协议,你改回阮姓,就能名正言顺参与立项,并且有你在团队里付出,也没有人再会对这个项目名字有意见了。”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孟秋遥考虑到现实情况,也答应了。

六月,孟秋遥毕业了。

她回到京北加入了孟氏集团,正式成为基金会项目组的一员。

七月,她同孟家的养子协议正式解除,更名为阮秋遥。

改名之后,她从孟家搬了出去,自己租了一套房子住。

结果第二天早上她刚推开门,就看见了从对面房间里出来的孟知浔,正一脸笑意地给她打招呼。

阮秋遥这才明白为什么他没有执意挽留。

原来是打得这个主意啊!

但她现在不仅不是孟家的养女,还是孟家的员工,所以她也没有就此事发表过任何意见。

但直系领导孟总却实在做的有些过分。

不仅压迫她这个新员工每天蹭她的车上下班,还强行以上司的名义要求她陪着吃饭。

阮秋遥忍了三天,终于忍无可忍了。

在孟知浔又一次不请自来坐上她的副驾驶之后,她言辞委婉地提出了建议。

“孟总,你有私人座驾,也有私人司机,为什么非要来坐我这辆小破车呢?”

孟知浔心情很好,说起话来都笑眯眯的。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是奉命来押你回去吃饭的。再说了,妹妹载哥哥一程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不用他说,阮秋遥今天也会回家,她深吸了一口气。

“我姓阮,孟总你姓孟,我们不是兄妹了。”

孟知浔等得就是这句话。

他系上安全带,语气里带着几分意味不明。

“我很开心能从你嘴里再次确认这件事。秋遥,你说得对,我们不是兄妹了。”

第二十八章

直到最后阮秋遥都没能把孟知浔撵下车。

到达孟家之后,她去后座取个礼物的功夫,孟知浔就不见了人影。

这段日子她被孟知浔缠得紧,眼下不见了人,她反倒有些不习惯。

不过以她对孟家了如指掌的程度,孟知浔在不在都不影响她轻车熟路找到地方。

因为不是整寿,所以孟母婉拒了很多来庆贺的亲戚朋友,只在客厅里备了一小桌家常菜。

阮秋遥进门第一件事就是向寿星贺寿,孟母看见她也很开心,搂着她亲亲热热的。

孟父正在客厅同人下棋,阮秋遥过去围观了一会儿,又凑到厨房看了看菜品,接着去花园里逛了逛。

回来之后她往二楼走,准备回自己房间看看,却在楼梯口碰见了正抱着一副画的孟知浔。

她往左走走,他拿着画挡住左边的路,她往右走,他用身体堵住右边。

来来回回四五遍,阮秋遥终于烦了。

“让路!”

这样不耐烦的语气换成以前的孟知浔肯定有意见的,但现在的他倒是很乐意看她发牢骚。

“我正忙着呢,拦你的路是想让你帮个忙。我的书柜最上层有一本字典,我把礼物藏在里面,你帮我带下来。”

说完路就让开了,阮秋遥嘀嘀咕咕地上了楼。

“我才不帮忙呢。”

孟知浔转身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转角,嘴角噙起一抹笑容。

他知道,她一定会帮这个忙的。

阮秋遥上一次进孟知浔的房间,还要推算到18岁之前。

自从她那封情书递出去以后,他的房间就一直紧锁着,成了她在孟家唯一的禁地。

所以一推开门看见房间里的布局陈设和多年前一样,阮秋遥恍然间有一种穿梭时空回到过去的不真切的感觉。

她找来凳子爬到高处,翻到了那本字典,拿了出来。

一时没拿稳,字典里夹着的重物飞了出来,砸在地上好大的声响。

听见这声音,阮秋遥的心忍不住跳了一下。

她不会把礼物砸坏了吧。

等她急匆匆地跳下凳子,找到落在地上的东西时,那颗慌慌的心瞬息间停止跳动后,更急促地跳了起来。

是一个黑色的笔记本。

她捡起来擦掉封面的灰迹,扉页上写满了一个名字。

第二十九章

这写满了她少年心事的笔记本,本来是要焚烧殆尽的,却突然不翼而飞。

原来那本日记藏在了这里,难怪她把房间翻了个底朝天也找不到。

再见到这些熟悉的字迹,难免有些触动她的心怀。

她坐在椅子上,从第一页开始一行一行地看了起来。

她看得很认真,根本没有注意到,虚掩着的房门被人推开了。

孟知浔站在门口,看着端坐在书桌前的人影,既怀缅又感伤。

他已经想不起上一次和阮秋遥坐在这里,教她读书写字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那些逝去的过去,终究会再回来的,对吗?

孟知浔并不确定。

但他希望如此。

孟知浔走到阮秋遥身边时,她刚好看到最后一页。

虽然她已经知道他看光了里面的内容,但当这本日记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她难免有一种做贼心虚的紧张感,拼命把手里的东西往背后藏。

“你怎么进门都不敲门的。”

孟知浔听出了她声线里的紧张感,于是尽量放轻了声音。

“可是这是我的房间呀,秋遥。”

阮秋遥想要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的样子,只能硬着头皮找借口想溜走。

“既然是你的房间,那我就先走了,再见。”

孟知浔没有拦她。

他抽走了那本日记,就轻轻松松地把人留了下来。

手里的证物不见了,阮秋遥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这是我的东西!你还给我。”

“何以证明是你的东西呢?这上面写满了我的名字,分明是我的东西。”

阮秋遥看着这个笑面虎信口雌黄的样子恨不得直接上手抢。

但她知道自己人微力薄,只能据理力争。

“都是我写的,你还给我,我拿我房里的其他东西过来一比对字迹就知道了。”

孟知浔装出一脸惊讶的样子。

“字迹是可以模仿的,不能当真。要不你说说里面写了什么,我看看内容对不对得上就行了。”

让阮秋遥亲口把那些玩意儿念出来,她宁愿当场和孟知浔同归自尽。

软的不行,她只好来硬的上手去抢。

但孟知浔要高她半个头,她蹦上三尺也抢不过来。

孟知浔甚至能优哉游哉地举着日记,翻开一页页地闲读起来。

第三十章

“六月十八,我在知浔的书包里翻出来三份情书,全部被我拿到厨房烧掉的。”

念完,孟知浔还露出一副嗔怪的模样,念念有词起来。

“秋遥,你怎么私自偷走我的东西呢?是不是不太礼貌?”

阮秋遥恨不得找块地钻进去。

孟知浔还要读。

软硬都不好使,阮秋遥脸皮虽然厚,但她已经自认为和孟知浔划清关系了,眼下被人当场念出日记,她还是觉得很难为情,情急之下眼里啪嗒啪嗒地就流了出来。

孟知浔没想到她会哭,连忙把日记塞到她怀里开始哄人。

“对不起,秋遥,我只是想把日记还给你而已。”

阮秋遥拿到了东西就准备开溜,结果脚还没迈出门,就被堵在了门后面。

她眼泪汪汪的看起来可怜,但说起话来却很是硬气。

“你都说要把日记还给我了,说话不算话是吧。”

孟知浔看着缩在角落里的一团,心里莫名软了一下。

“不要说日记了,你要什么我都给你,秋遥,你要不要我?”

阮秋遥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她抬起头,正好和孟知浔对视上。

那双眼里只有温柔缱绻,没有半分玩笑。

“我不要。”

她的声音很小声,但孟知浔听得很清楚。

他抬起手,握住那只攥着日记本的手。

“你骗人,秋遥,你日记的最后一页不是这么写的。”

手心传来的温度让阮秋遥身上莫名的燥热起来。

她的声音几乎快听不清了,孟知浔只好弯下腰。

“那都不作数了,我现在不想要你了。”

孟知浔的心颤动了一下。

“那我等你,等你什么时候想要我了,我就回到你身边,好不好?”

这句贴在阮秋遥耳朵边的话,让她的脸迅速就红了起来。

但她的嘴里仍然没说一句好话。

“我不稀罕!快让开,我饿了要下去吃饭了。”

这句话不过是她情急之下找的托词,但孟知浔还真的后退了半步,让开了一条路。

阮秋遥观察了一会儿,见他确实是真心实意在让路,才绷紧了身体往门口挪去。

出门口得了自由,她总觉得有猫腻,于是又伸了半个头回去打探情况。

下一秒,她整个人就被一股重力又拉回了房间里,落进了一个怀抱里。

额头上落下轻轻一吻。

“我就知道你会回来的,秋遥。”



》》》继续看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